扩展区块链的七种途径

1、Layer 1优化:正如我们在上面的方向中看到的,有很多创新的方法可以用来扩展核心区块链本身。它们都是在相同的去中心化、安全性和性能“三难困境”中做出了不同的权衡。

2、Layer0 互操作性:以太坊 2.0、Polkadot 和 Cosmos IBC 都做出了类似的假设,即他们的网络本质上将是具有共享结算层的可互操作链的网络。

3、支付通道:这是比特币闪电网络所使用的方式,用户将资金锁定在一个通道中,并且可以与采用相同脚本的其他通道一起操作。这些通常是特定于应用程序的:适用于支付,但对于大多数其他情况来说并不理想。

4、侧链:xDai 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。BSC也可以说是以太坊的一个侧链(或者至少在未来可能是),侧链插入一些 Layer0/Layer 1 网络,并采用自己的共识安全模型。

5、Plasma:通常被称为“子链”,因为它们本质上是以太坊的副本,它们是通过信任最小化桥接系统锚定到以太坊的独立区块链。每个Plasma子链可以使用自己的机制来验证交易,但仍然使用以太坊区块链作为最终的真理仲裁者,各种 Plasma 设计都面临着很多用户体验和安全问题,并且不能支持智能合约开发。例如,OMG 和 Polygon已经放弃了 Plasma方案,这使得一些人认为Plasma 实际上已经死了。

6、Optimistic Rollups:Optimism 和 Arbitrum使用了这些方案(见下部分内容),Rollup是将计算从以太坊移开的迷你区块链。它们将状态存储(完整都交易数据存储在rollup链中)和该状态的指纹(推送到L1)分开,并乐观地假设指纹代表了rollup上的正确交易历史。由于以太坊存储指纹,因此它充当了真相的最终仲裁者,使 rollup能够承担以太坊本身的安全保证。这是一种“证明有罪之前无罪”的模式,用户可以在“挑战期”期间标记欺诈性rollup交易。虽然完全兼容了 EVM(Uniswap、Sushiswap 已经迁移),但Optimistic Rollups的7天挑战期意味着跨链交易(从Arbitrum 迁移到以太坊主网)不会立刻流动。

7、ZK-rollup:zkSync和StarkWare使用了这个方案,而 dydx 正在使用 StarkWare 技术提供的服务。ZK-rollup 速度极快,因为它们使用了一种叫做有效性证明的东西,这使得它可以立即验证并消除了对流动性挑战期的需要。ZK-rollup在与EVM兼容方面也取得了长足的进步,StarkWare的StarkNet以及ZKSync 2.0带有内置编译器,以支持用 Solidity 和 Vyper 编写的智能合约的执行。但这些与 EVM 兼容的解决方案尚未上线。迄今为止,ZK-rollup 仅支持一些独立的任务,如直接转账和交易(例如Loopring)。

如果你没跟上前面说的,可以看下面这张图:

扩展区块链的七种途径

(来源: EatTheBlocks)